一、種子的一般特性
種子是從卵細胞受精以后胚珠逐漸發育而成的。至少包括二部分:1.胚,2.種皮。有時還bai有胚乳,與胚同包藏于種皮之內。胚由合子發育而來,合子是胚囊內的卵細胞與花粉管內一精子相融合而成的?;ǚ酃軆攘硪痪优c次級細胞相融合,經多次分裂,發育成為胚乳,珠被則變為種皮,種皮為保護的機構。胚是植物的雛形,猶如一個微型電腦,貯存很多的信息,指導種子的生長發育。胚乳為養分貯藏的處所,有的植物沒有胚乳,而有發達的子葉,則胚發育所需要的養分貯藏于子葉中。而蘭科植物種子沒有胚乳或營養豐富的子葉,需要菌根與之共生或在培養基上培養,種子才能萌發。
二、種子的采收
藥用植物種子成熟期隨植物種類、生長環境不同而差異很大,因此應注意觀察開花結實的時期和特性,掌握適宜的采種時間十分重要。圖7—1示地膚種子成熟過程中水分、種子干重、幼苗干重、種子發芽率的變化。從圖7—1看出種子發芽率、種子干重、幼苗干重隨開花后天數的增加都很快地增加,到第17天時達到高峰。種子含水量則相應快速下降。說明胚已達到真正的成熟。在17天前雖然發芽率已相當高,但其它指標還沒有達到最高水平,不能算真正的成熟。一般藥用植物種子當顏色變深、質地變硬、籽粒干重達到最大值、含水量很快降低時即已成熟,便可采收。種子成熟度對發芽率、幼苗長勢、種子耐藏性均有影響,應采充分成熟的種子。但有時也有例外,如當歸、白芷等應采適度成熟的種子作種。因老熟種子播種后容易提早抽薹。又如黃芪、油橄欖等種子老熟后往往硬實增多,或休眠加深,如采后即播,往往采收適度成熟(較嫩)種子。凡種子成熟后不及時脫落者可以緩采,待全株的種子完全成熟時一次采收,如小檗、朱砂根、金銀花的種子,否則宜及時分批采收,或待大部分種子成熟后將果梗割下,后熟脫粒,如蒲公英、一點紅、穿心蓮、白芥子、白芷、北沙參、補骨脂等應隨熟隨采,避免損失。
圖7—1 地膚種子成熟的生理模式
剛采收的種子大都帶有果皮,須及時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根據果實類型而不同,例如商陸、酸漿、顛茄等漿果種子最好將果實浸在水中,至果肉吸足水分而脹裂時用棍棒搗壓使果肉與種子分離,然后用清水淘洗漂選,將漂在上層的果肉和秕粒澇出,再傾去水,取出沉在底下的種子,曬干或陰干。
莢果(決明、黃芪等)蒴果(桔梗、黨參等)曬干后用手搓揉或木棒敲擊,把種子從果實中脫出即可。種子調制脫粒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損傷種子,種皮破損的種子不耐貯藏,易感染病菌。有時帶果皮貯藏比脫粒貯藏的種子壽命長,質量好。因為有果皮保護,可使種子免受損傷與微生物的侵襲。如栝樓、絲瓜、枸杞、決明、白芥等常以果實保存,播種前才脫粒。
三、種子的貯藏與壽命
(一)種子的壽命
種子貯藏的目的在于保持種子的生活力,種子的生活力即種子的發芽潛力,在貯藏期間會逐漸降低,最后完全喪失。這段時間的長短,即種子的壽命。不同藥用植物種子的壽命差異很大,如古蓮子壽命長達一千余年。而短命種子古柯、肉桂等必須采收后即播,存放即喪失發芽力。種子壽命長短一方面由植物遺傳基因決定,另一方面,種子收獲前的生長發育完善程度,健全情況,收獲時的氣候條件,以及收獲后是否進入一個最適宜的保管條件等都會影響其壽命。最適宜的貯藏條件可延緩其生理代謝強度,保持種子的生活力,延長壽命。
經試驗短命藥用植物種子宜隨采隨播的是一些原產熱帶亞熱帶的藥用植物以及一些春花夏熟的種子如白頭翁、遼細辛、芫花等。而在室溫下貯藏隔年不宜作種用的有傘形科的當歸、白芷、北沙參……菊科的蛔蒿、土木香、白術、野菊花、甜葉菊,百合科的重樓、貝母、山丹等。而壽命較長的有豆科的望江南、決明、合歡等以及旋花科的牽牛、田旋花,蓼科的皺葉酸模等。
(二)種子衰老的機理
種子在貯藏過程中逐漸衰老并變質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氧化作用使蛋白質變性,大分子降解使核酸變性,酶和細胞器鈍化;二是有毒代謝物質積累;三是重要代謝產物耗盡。
(三)影響壽命的因素
1.內因
種子的壽命受基因控制,如種子的化學成分與種子的構造與遺傳性有關。一般淀粉種子比含油脂的種子耐貯藏。許多休眠種子內含有抑制物質,也能抑制真菌的侵染,因此壽命較長。又如蓮的種子外面有不透水的硬皮起保護作用,故而長命。
種子成熟度也影響壽命,充分成熟的種子比未成熟的種子壽命長,如棕褐色的老熟穿心蓮種子貯藏四年后仍有53%發芽率,而黃褐色的嫩種子僅1.5—4%。
2.外因
收獲時的氣候條件,如收獲時遇雨,種子含水量高,不易保藏;過分干燥時收獲的種子在機械清選時容易裂開或破碎,也不耐貯藏。
貯藏期間的溫濕度,對種子壽命影響很大。一般原產寒溫帶的藥用植物種子,大部分適宜貯藏在干燥冷涼的條件下,在這樣的貯藏條件下種子的新陳代謝作用緩慢,消耗少,并且較少發生種子變質的其它可能情況。故能大大延長種子的壽命。綜合許多實驗結果,證明在種子水分5—14%的范圍內,每降低水分1%,可使種子的貯藏壽命延長一倍。例如當歸種子含水量達到20%時,貯存3個月發芽率已喪失90%,而含水量4%者,發芽率仍在90%以上(圖7—2)。但也不是越干越好,過分干燥也會引起傷害,如旱蓮草種子含水量以8—9%發芽率較高,如含水量降至2—4%,發芽率即明顯降低。另有少部分藥用植物種子不耐干藏,適宜貯藏在濕度較高的條件下,這大多是一些喜陰植物及種子在夏季成熟的種類。如細辛、黃連、明黨參、孩兒參等,以及大多數熱帶性強的藥用植物,干燥會導致種子衰亡。如海南島產的青皮(Vatia hainanensis)新種子水分41.6%,發芽55%,經20℃風干3天,水分降至23%,發芽率為21%,經超薄切片電鏡觀察,發現干燥失水會引起細胞器膜結構的損傷,原生質也分散成團塊狀,造成一種不可逆的反應。屬于濕藏型的種子還有檳榔、瓦氏馬錢、肉桂、古柯、沉香、丁香、肉豆蔻等。
種子壽命也與貯藏溫度有密切關系,一般由1—35℃,每增高10℃,植物生理代謝活動的強度即提高2—3倍,種子在貯藏期間,要求維持最低的代謝水平。因代謝強度愈大,種子衰老得也愈快,發芽力也隨之喪失。一般認為當貯藏溫度在0℃以上時,溫度每增加5℃,可使種子的貯藏壽命減少一半,故很多藥用植物種子(如當歸、貝母、人參等)在室溫下不耐貯藏,但放于冰箱中即能大大延長其壽命。貯藏溫度對當歸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如圖7—3。
(王文杰)
貯藏期間的溫濕度不但影響種子本身的代謝,也與微生物和蟲害活動有關。高的溫濕度使種子上附著的微生物和害蟲容易滋生,當種子含水量低于9%時,種子中的害蟲一般不能繁殖。病菌與害蟲也因種子貯藏在干燥、接近冰點的條件下而受到控制。
貯藏大氣也影響種子的壽命,一般在有空氣的條件下,如用減氧法貯藏,可延長種子壽命,用密封充氮、增加CO2等方法也可延長種子壽命。
化學藥品如殺蟲劑、殺菌劑等都可降低種子壽命,接種物如固氮菌在種子上容易使種子吸水,因此都在播種前才進行處理。
(四)種子安全貯藏技術
根據種子所需的適宜貯藏條件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低溫干藏型
許多寒溫帶藥用植物種子,要求貯藏在低溫(-20—10℃)干燥(含水量6—12%)條件下,收獲后放在室溫下或較涼爽的溫度下經幾周或幾個月一般無不良影響。最簡便和最經濟的方法是在倉庫內貯藏成堆,或放在麻袋或開放的容器中保存,在較涼爽氣候和空氣濕度較低的情況下效果很好。如在較濕氣候下,則必須把干種子貯藏在密閉的容器中,如放在罐、壇、瓶中,可在底部放些生石灰或干碳塊,種子干燥后放入容器中密封,存于陰涼處,可以貯放較長時間?;蛟趥}庫設置降溫及排濕設備,在種子容器周圍必須適當通風,倉庫里并采取常規的防護措施防止鳥獸危害。
如需要長期保存的種子,則應干燥至安全含水量,放在密封容器內放在低溫下保存,如冰箱或冰庫等,可以大大延長種子的壽命。
2.濕藏型
有些藥用植物種子一經脫水干燥,便迅速喪失生活力,如短命種子細辛、黃連、羅漢松、七葉樹、檳榔、馬錢、肉桂等,它們分屬于陰性植物,春夏成熟的種子和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植物。貯藏這類種子時宜與濕潤的基質混勻,也可用尼龍網紗包裹,與沙、泥、蛭石、珍珠巖、苔蘚等保濕材料層積,許多熱帶藥用植物種子常采用潤沙藏,沙不宜過濕也不宜過干,一般含水量以2%為宜(即用手捏時沙不會成團),控制沙含水量很重要,不能太少,使種子不致干燥脫水而喪失生活力,同時也不能太多,以免種子在貯藏期間萌發,并適當放在較低溫度下以減少其萌發的可能性,這樣就可延長這一類種子的壽命。如肉桂種子,袋裝通風貯藏10天全喪失發芽力,而用濕沙貯藏10天發芽率仍有95.8%,貯藏30天70.7%。
有些種子在貯藏期間通過后熟,故沙藏的目的不僅是保持生活力,也是播種前的預處理,這時沙藏除供給種子足夠的水分和氧氣外,還必須放在種子后熟所要求的溫度條件之下,如細辛種子沙藏必須是先高溫后低溫,黃連種子后熟要求一定的低溫條件,一般可放在室外或蔭棚下,在地面上有可能遭受干旱或極端低溫的影響,可在上面用樹葉、稻草、砂土稍加覆蓋,也可以挖窖貯藏在地面下,則種子受到的氣候變化較為緩和,也不容易干掉。貯藏期間應定期翻動檢查,有時一段不合季節的溫暖氣候,或貯藏末期溫度升高,可能引起提前萌發,一遇這種情況,應及時取出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以免芽生長太長影響播種。
四、種子的休眠
種子的休眠是植物在其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不良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因而野生植物特別是原產溫帶的植物,其種子大多有深而長的休眠期。我國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很多種類還處于野生或半野生狀態,有的生長在高寒山區或干旱地區,多以休眠度過不良環境,休眠期長達0.5—2年。休眠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
(一)種皮的障礙
由于種皮阻礙了水分的透過,降低了氣體交換的速度,或種皮的機械阻抑作用引起的休眠,突出的例子如蓮的種子由于種皮特別不透水,能千年處于休眠狀態而保持壽命。種皮中的防水物質,因植物種類而異。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果實的果皮含有橡膠,拳參(Polygonum bistorta)、虎杖(P.cuspidatum)等種子外面有厚而堅硬的角質果皮,阻礙水滲透。種皮障礙引起的休眠可用機械損傷,化學藥劑處理,變溫或干濕交替處理,干熱處理,溫水浸種等方法促進發芽。如鹽膚木種子種皮外有一層蠟質,用溫水浸種,溶去蠟質,播種后6天即大量發芽,而對照則很難發芽,其它例子如表7—2。
(二)胚未成熟(形態或生理)
有些藥用植物種子在收獲時雖已表現成熟,但它們的胚尚未分化完善,或生理上未成熟,需要在適宜的條件下繼續完成器官分化,并完成生理后熟,才能萌發生長,在原產高寒地區或陰生、短命速生的藥用植物中較常見,大致有以下5種情況:
1.高低溫型
其胚后熟需要由高溫至低溫順序變化,與原產地自然界氣溫變化相吻合。其胚的形態發育在較高的溫度下完成,其后需要一定時期低溫完成其生理上轉變才能萌發。屬于這一類的種子如表7—3所示。
這一類種子大多數收獲時胚未分化(芍藥例外),其后發育和一些種皮的胚根生長要求較高的溫度,接著又要求低溫解除上胚軸休眠,胚莖才得以伸長,幼芽露出土面。屬于這一類的種子如表7—5所示。
即胚后熟和上胚軸休眠分別要求各自的低溫期才能發芽的種子,如延齡草(Trillium grandiflorum),類葉牡丹(Leontice robustum)等。延齡草胚后熟長出胚根要求低溫濕潤條件,接著要一個高溫期,促使萌發的幼根生長,其次再需要第二個高溫期,使上胚軸后熟,隨后給予第二個高溫期,使形成正常的幼苗,故在秋播后第三年春出苗(圖7—4)。
當完全沒有低溫處理(Ⅰ)時,只有幾株植物萌發(上);在一次低溫處理(Ⅱ)后根發育(中),在二次低溫處理(Ⅲ)后苗也發育(下)
(三)胚的代謝障礙(內源激素調控)
種胚的后熟所以如此緩慢,所要求的條件又如此苛刻,現認為是由于胚無能力動用胚乳或子葉的貯藏物質所致,隨著休眠的解除,發生一系列變化,猶如板機觸發一樣使胚乳或子葉中的貯藏物質成為可動用狀態,供給胚用于細胞分裂和伸長,據近年研究,萌發和休眠都受休眠器官中含有的激素類或生長抑制物質所控制,為了解除休眠引起發芽,有的需要光照(主要是紅光),有的要作低溫處理,通過這些處理,使胚內促進生長的激素類物質逐漸增加,或抑制生長的物質逐漸消失,或兩者同時并行而導致萌發。表7—6列舉了光促進藥用植物種子萌發的實例。
這種發芽的光反應與種子中存在的光敏色素有關,現在認為光敏色素是在膜上起作用的。紅光照射后,膜上的電性發生變化,從電性很少至增多。因而造成滲透力和運轉率的變化,增加了底物和輔因,增加了發芽所需的化合物,并使細胞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從而促進了發芽。光敏色素在種子中有兩種形態,即Pr和Pfr。種子經過紅光照射后,其中的Pr就轉化為Pfr。Pfr對發芽有促進作用。Pr對發芽沒有作用。
干種子
很多需低溫濕潤完成后熟的種子與內源激素的平衡與消長有關。如龍膽、金蓮花、花椒等種子收獲時胚已分化發育,但還需要在低溫條件下形成赤霉素類激素物質才能萌發,如收獲后用赤霉素浸種,即使不經低溫也能迅速萌發,如表7—8所示。
除赤霉素外,細胞分裂素和脫落酸也與休眠有關。Khan提出“三因子控制學說”強調赤霉素是控制發芽的主要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物質,而細胞激動素則是作為消除脫落酸的作用所必須的物質。當種子不存在脫落酸這類抑制劑的障礙時,細胞激動素對種子萌發也就成為不必要的東西。近年來認為乙烯為第四種與休眠萌發有關的激素。乙烯對需光發芽種子以及高溫干燥后熟的種子(如蒼耳)萌發有促進作用。
很多藥用植物種子含有發芽抑制物質,如日本崔京求等報道,人參果實、內果皮和胚乳中含有發芽抑制物質,使胚后熟進展得十分緩慢。此外,如穿心蓮(Andrographispaniculata)種子,獨行菜Lepidium sp.種子,商陸果實,重樓假種皮中都含有發芽抑制物質。
綜上所述,說明藥用植物的休眠習性是在自然界長期演化過程中所形成的??梢葬槍Σ煌男菝哳愋停扇∠鄳奶幚怼H缈朔N皮的不透性,消除抑制物質,增加激素物質等,使用恰當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種子的萌發
從形態學上來講,萌發是指幼根“突破種皮”,但從生理學上來講,幼根突破種皮則是萌發過程的結束。種子萌發是指從種子吸水開始到幼根出現為止的復雜的生理變化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吸脹
干種子大量吸水,鮮重急劇增加的階段稱為吸脹。種子吸水后,種皮膨脹軟化,種子與外界氣體交換得以進行,同時通過水合作用,原生質由不活躍的凝膠狀態變化為活躍的溶膠狀態,這就為第二階段發生的各種轉化提供了條件。
(二)鮮重增加的停頓期
從外表看種子表現靜止,但內部生理活動極為活躍,進行著種子萌發最重要的生理過程。主要是:
1.信息的轉化——酶系統的形成
種子在成熟過程中脫水的結果,酶類成鈍化狀態,信使RNA與蛋白結合成復合體。種子吸脹后,復合體水解:
mRNA—蛋白→mRNA+蛋白
此mRNA為長命信使,mRNA活化即能合成新的蛋白質,酶從鈍化狀態變為活化狀態,加上發芽過程中重新合成一些酶,形成一個生長所需要的酶系統。酶系統的形成依賴于來自胚的激素信號,除去胚即中止。
2.物質的轉化
各類水解酶形成后,作用于種子中的胚乳或子葉中的各類貯藏物質,使這些物質從大分子變為小分子,從不溶解狀態轉變為可溶解狀態,運輸到胚的新生長部位。形成新細胞、新組織所需要的各種蛋白質、核酸和細胞器。
3.能量的轉化
物質的轉化必然伴隨著能量的轉化,萌發時酶的形成、貯藏物質的分解和轉化、胚細胞分裂和生長,都需要能量的供應。種子吸水膨脹后,ATP量很快增加。
(三)幼根突破種皮
由于根和莖的生長,鮮重再次增加,幼苗出土生長。
萌發所需要的條件,主要是水分、氧氣和溫度。
1.水分
水是萌發的必要條件,水分被干種子吸收是從吸脹開始的,這是一純粹的物理過程。親水基團,即—NH2、—OH、—COOH吸引具有兩極性的水分子,并形成水膜包圍著它們自己,于是帶有這種親水基團的大分子如蛋白質和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就“膨脹”起來了。在膨脹吸水之后,緊接著就是吸水同時萌發。特別是發生在萌發過程中的細胞伸長,是以大量吸水為基礎的。
2.氧氣
萌發需要能量,它是由ATP的形成來提供的,ATP是由底物鏈和呼吸鏈的磷酸化所產生的。氧氣是呼吸鏈的運行也就是氧化磷酸化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氧的存在常常是萌發的必要條件。
3.溫度
種子萌發過程中生理生化變化離不開酶的活動,不同的酶都有其活動的最低、最適與最高的溫度三基點,因此種子萌發也要求不同的溫度條件。如一些冬性一年生植物(于秋后萌發,次年春季或初夏開花結實的一年生植物)優先于10℃萌發,而夏性一年生植物(在一個夏天內完成其整個發育的一年生植物)則是優先在26—30℃萌發。
六、播種
(一)露地播種
1.播種期
根據不同藥用植物種子發芽所需溫度條件及其生長習性,結合當地氣候,決定各種藥用植物的播種期。在北方,一般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部分春季播種,如薏苡、決明、荊芥等。多年生草本植物適宜春播或秋播,如大黃、云木香、丹參都春播,人參、北沙參為秋播。核果類木本植物如銀杏、核桃等宜冬播,有些短命種子宜采后即播如細辛、肉桂、古柯等。播種期又因氣候帶不同而有差異。在長江流域,紅花、莨菪等秋播因延長了光合時間,產量均比春播高得多。而北方因冬季寒冷,幼苗不能越冬,一般在早春播。有時還因栽培目的不同播種期也不同,如牛膝收種子宜早播,收根應晚播。北京在6月底播不開花,根不木質化,密植產量質量均高。又如板藍為低溫長日照作物,收種子應秋播,收根是春播。穿心蓮在北方種植,收種子也應早播,收葉子應稍晚一些播,因穿心蓮一旦完成發育而開花時,養分集中供應開花結實,葉片明顯變得狹小。一般春播在3—4月,秋播在9—10月,如溫度已足夠時適宜早播,播種早發芽早,延長光合時間,產量高。如育苗木則當年可以旺盛生長,發育成健全的苗木,不怕冬季霜雪危害。
2.播種土壤條件
播種時以土壤濕度適當,天氣晴朗為宜,這影響到種子周圍的水、氧氣的供應。土壤太干則種子發芽所需水分不足,土壤容易板結龜裂,以致影響出苗。太濕則土壤中的空氣不足,不能供應種子萌發過程中旺盛呼吸所需的氧氣,也會影響萌發。因此,土壤干時應設法潤濕,太濕的需等稍干后播種,尤其播種小粒種子時更應謹慎。
最適宜播種的土壤為含有適當沙質和有機質的壤土,以土質松軟,排水良好者為佳。根據當地情況和藥用植物的習性做成壟、高畦或平畦。畦上的土壤必須打碎耙平。小粒種子要求尤其嚴格。如苗床土整得很粗,以致種子不是擱在大土塊上面,就是壓在大土塊下邊,如此則種子往往因缺少水分而不能發芽,或即使勉強發芽,也必然因根系不能深入土中,或被土塊遮壓,其幼莖終難露出土面,以致窒息而死亡。
3.播種方法
一般分條播、點播、撒播三種。條播:按一定行距在畦面開小溝,均勻播入種子,蓋上適當土,踩壓,條播便于中耕施肥等管理,并具備空氣流通,日光充足的優良條件,在中草藥栽培上廣泛應用。點播或穴播:適用于大粒種子或生長快的苗木,即按一定的行株距在畦面上挖穴,每穴播種子3—4粒,蓋上細土,踩壓,發芽后選擇生長健壯者,保留一株,其余除去或移作補苗用。如絲瓜、白扁豆等。撒播:適用于小粒種子,把種子均勻撒在畦面上,宜疏密適宜,切忌過密;密則不但浪費種子,并且發芽后幼苗生長不良。撒后用耙輕輕耙過,或用竹篩蓋腐殖土一薄層,以能蓋住種子為度,此法都在苗床育苗時應用,其缺點是不便于管理。
4.播種深度
所謂播種深度即種子播下后覆土的厚薄,應依植物的種類和種子的大小而異,凡種子發芽時子葉出土的應淺播,子葉不出土的應深播。出土的如決明、大黃,子葉較大,如果播種太深時發芽后不容易透出土面,常被窒息致死。子葉不出土的如人參、三七等;當種子發芽時根入土中,幼莖如針狀,鉆出土面,此類種子可以稍深些,但也不宜太深,否則因空氣缺乏和溫度過低致發芽遲緩,且因幼芽穿過深土層而變弱,以致生長不良。
另外,播種深度還取決于下列情況:在寒冷、干燥、土壤疏松(如砂壤土)的地帶,覆土要稍厚,在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土質粘重的地區則覆土宜淺。種子千粒重大的可播深些,小粒種子應淺播,一般蓋土厚度為種子的2—3倍。
5.播種量
是指每畝土地播種時所用種子的數量。播種量與種植密度、千粒重、種子適用率等有關。
6.播種后管理
主要是掌握適當水分。出苗以前,保持土壤內充足水分,供種子萌發的需要,尤其是已浸種催芽的種子,不耐干旱。澆水時要避免土壤板結,最好從溝里湆水。出苗以后應適當控制水分,使幼苗根系向下深扎。
(二)保護地育苗
有些藥用植物,為了延長生長期,提高產量和質量,往往提前在保護地育苗,待田間氣溫上升后定植到田間。目前用的育苗設施有地膜覆蓋、塑料棚、改良陽畦、溫室等。
1.地膜覆蓋
在畦面上蓋地膜,待出苗后再破膜掏苗。地膜覆蓋,起到保溫保墑作用,并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減少雜草危害。在地黃等作物栽培中增產作用顯著。
2.塑料棚
用樹枝、竹竿或鋼筋作成拱形,上蓋塑料薄膜,北側加蓋草簾,南側白天承受陽光熱能,傍晚放草簾加以覆蓋。
3.改良陽畦
也即半拱形塑料棚,在拱形覆蓋的基礎上,于覆蓋的北側筑一土墻,骨架一端固定在土墻上,呈半拱形,防寒性能比拱形的塑料棚更好。
4.塑料溫室與玻璃溫室
有加溫與不加溫兩種,加溫熱源可就地取材,有用煤、柴油、汽油等作